導讀:化學實驗題的時候答題不規範,用口頭語言描述答案,導致實驗部分頻頻失分。再比如有的學生書寫潦草,塗改隨便,評卷教師看不清難給分,都是典型的表現。
子做了一個調查,部分學生有以下幾種情況,家長們需要注意了~
1、答題不規範
一般來說這樣的同學通常數學特別好,文科不好。
比如在回答物理、化學實驗題的時候答題不規範,用口頭語言描述答案,導致實驗部分頻頻失分。再比如有的學生書寫潦草,塗改隨便,評卷教師看不清難給分,都是典型的表現。
2、缺乏答題技巧
這樣的同學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做不完試卷,還有就是在一道題上花大量時間,結果得不償失,後麵的題都還沒有解出來。
當然,做不完試卷,也有可能是基礎不紮實、不熟練造成的。
3、“眼高手低”
這樣的同學一般成績在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,有時候比較浮躁,複習中怕麻煩,解題過程過於簡單化。
4、規劃性差
這是大多數學生的通病,對待學習沒有規劃性,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也不是特別的了解,走馬觀花,想到哪學到哪,沒有針對性,是最難辦的一種情況。
5、不重視錯題
很多同學在初三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,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該,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,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、總結正確的方法,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,成績難以提高。
6、不會審題
這種類型的同學通常的表現就是說自己粗心,答題答非所問。拿到試卷之後不是先讀懂題意再回答問題而是急著答題,以至於沒有理解題意的正確意思而失分。
7、慣性思維做題
這樣的同學表現為喜歡說“這題我做過”,但是做完就錯。因為這種同學會受以往熟題思維的影響,思考問題比較片麵,容易受做過題的幹擾,導致解題出現偏差。甚至有的同學隻是機械地記住了題目和答案,其實並未理解題目,掌握方法!
網友評論